雕塑之思:站在东西交汇点上
曾成钢 著名雕塑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美术学院院长。代表作包括《鉴湖三杰》《梁山好汉系列》《精灵系列》《莲系列》《大觉者》等。
雕塑《鲁智深》曾成钢
雕塑《绵羊》曾成钢
河南郑州雕塑公园作品
浙江温州黄石山雕塑公园作品
安徽芜湖雕塑公园作品
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
关于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目前学界有三代人的说法:第一代人是刘开渠、滑田友、萧传玖等民国时期的雕塑家,这批雕塑家多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他们将一种新的雕塑样式引入了中国,开启了中国现代雕塑之路。第二代是潘鹤、钱绍武、沈文强、叶毓山等新中国成立之后涌现出来的雕塑家,他们是第一代人的学生。在时代的机遇下他们集体发轫,巩固并推动了中国雕塑的发展。第三代人则是改革开放之后开始活跃的一批雕塑家,他们对中国雕塑进行了多方向、多维度的探索,极大地拓展了中国雕塑的内涵与外延。
回首中国雕塑的发展,一直围绕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西式雕塑作为外来样式与本土文化和民族雕塑传统的关系问题。从刘开渠先生起,很多老艺术家就在致力于雕塑的民族化、本土化,这是一种与生俱来文化情结。在短短数十年中我们从写实到变形,从抽象到观念,从借鉴模仿到探索革新,几乎把西方近百年来的雕塑发展样式演示了一遍,中国雕塑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发展。这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时至今日依然要审视和面对本土化的关系问题。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幸运的是还有很多同行也在这条路上,比如:文楼、田世信、傅中望、陈云岗、霍波洋等,也包括很多年轻人比如冯崇利等,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这并不是一两个人或一两代人可以完成的事,它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
二是雕塑与公众关系的问题。雕塑的价值在于公共,这是由其艺术性质来决定的。就中国雕塑这一百年的发展来看,雕塑毫无疑问是一个小众文化,大部分情况下它的传播和影响都局限在专业内,尽管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雕像、浮雕壁画或城市雕塑,但是民众对雕塑的了解也基本止步于此。进入到新千年之后,雕塑家走出了工作室,特别是最近十年,学院师生走出校园,到工厂、乡村、企业进行考察、创作和教学、实习的情况越来越多,当代雕塑的公共化或者公共雕塑的当代化开始真正迎来了其成熟期。在我看来有这样几个明显的转变:首先是已往的一些僵化的雕塑基本被淘汰,恐怖的不锈钢现象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次是雕塑家的自我中心意识在消除,公共意识在增强,越来越多的雕塑强调多元的表现方式,强调雕塑与当代人的精神、现实保持密切联系。最后是雕塑家更加注重艺术的文化力,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把艺术融入生活、如何用雕塑提升文化形象甚至构筑城市的品格。
中国的文化在各个领域都有自己一套非常独立而完整的体系,之所以雕塑比其他艺术发展得慢,是因为过去一直按照西方的标准来衡量它的发展。今天的中国雕塑正在经历蝶变,从西方中心的影响下走出,成长为一种独立、扎实、丰富、蓬勃、强大的现代艺术。上述两个问题的演进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学习、转化、创造的路径,我认为尽管其中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体来看是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它预示了中国雕塑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发展趋势。
传统语言的现代转化
有一次,我与艺术理论家孙振华交流,他问我:在今天的艺术格局当中,有前卫的,有传统的,各人有各人的定位,你对自己是怎么定位的?我思考了很久,从我个人经历来说,20世纪80年代我考研的那几年,让我与先锋艺术浪潮保持了距离,后来在欧洲的游历又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位置与能力。在艺术观念上,我不采用前卫、先锋的姿态;在艺术趣味上,我不选择刺激、挑衅的口味;在作品的形态上,我不主张激进、极端的方式。这相当于在足球比赛里我打了一个中场,进可攻退可守。总体来说,我还是一个学院派,是一个有约束的前卫、积极的保守、有原则的创新和有变革精神的学院派。
中国现代美术继承的是西方的古典传统,我们的现实主义就是西方的古典主义;而西方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所追寻的是东方和其他地区的审美经验。这是一种互相学习、互相融合的状态,我们缺少的要学他们的,他们缺少的要学我们的。我以为,经过近代一百多年的融合发展,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东西交汇的中心点,一切艺术样式,无论新旧,都能找到它的一席之地,这便是我们实践的基础与优势。
打中场,就是全方位地吸收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走出第三条道路。它既不是复制传统,也不是纯粹模仿西方现代艺术,而是对东西方的传统与现代进行传承、转化与创造。2000年左右,我提出了传统雕塑语言的现代转化这样一个学术主张,即:从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中发掘可以被借鉴吸收的优秀传统,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构建具有当代东方艺术特征与精神内涵的艺术体系。我认为,中国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想产生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上,只有对中国文化有深刻领悟,才会对中国艺术有真实的理解。有针对性地对传统进行学习研究,汲取传统的营养,借鉴文化理念和视觉元素,进而构建中国现代雕塑的传统,是今天雕塑人所面对的重要课题。
为什么要回溯传统?因为,拥有自己的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行业得以延续、生长的根。今天的中国雕塑所面临的问题比起其他艺术更为复杂,比如现代与传统的关系、东方与西方的关系、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作品与环境的关系、作品与现代科技的关系等等。而从传统出发,以自身的生存经验、体验方式和价值观出发,是雕塑家在回应这一系列问题时的必答内容。
文化艺术的传统是什么?是历史长河中,前人创造并流传下来的有造型审美价值的一切物象,以及背后所凝结的时空观念、生命认知、哲学理念、审美体系、情感体验、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举例来说,秦陵兵马俑与希腊《胜利女神》是同一时期,西汉霍去病墓的石雕与罗马雕塑是同一时期,山西高平的铁佛寺彩塑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是同一时期。这些古代优秀作品是世界顶级的,完全不逊于当时其他文明。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文字、玉器、家具、建筑等等都是伟大的创造,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传统留下的遗产太丰富了,我们一定要有自信。
无论东方传统还是西方传统,都是很好的文化,但在今天的现代语境下,必须要将其转化出来。什么是转化?转化是事物A通过某种途径转变为事物B的一种方法,它不是简单的变化,是要对两者进行创造性重构,且A必须包含B文化基因。什么叫创造?创造就是找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创作新作品。创造有三条路径,首先是继承传统,从有到再有,这是一种超越;其二是反叛传统,从无到有,这是一种发现;其三是传承传统,是从有到新有,这是一种转化。
转化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摹写自然、心写自然,无论哪一种都需要有大气象、大境界、大格局,都需要有真功夫和真言语。转化的目的,就是在当前世界东西方文化的格局中,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文明的学习,通过对传统的追溯,借助传统的力量,建立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联系,传承经典、立足当代、面向世界,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艺术家必须保持对社会的思考,考虑以怎样的精神追求来延续文化生命并融入自己的创作当中。2013年,我在德国做了一个大型个人展览。展览名字叫穿越。我把精灵、莲和大觉者三个系列二十余件作品带到了欧洲,展览时来了很多西方艺术家和评论家,有文章把我的作品称之为东方泛灵主义,脉络与西方相似,精神气质却完全不同,在西方的枝丫上结出了东方的果实,而这也正是近二十年来我思考问题、创作和举办活动所一直坚持的方向。
走向公共空间
西方的社会生活中,随处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雕塑,这已经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修了很多城市雕塑,比如深圳的《开荒牛》、重庆《歌乐山烈士纪念碑》、沈阳《九一八纪念碑》等作品,这些早已成为城市的名片和文化的象征。
1982年,在建设部、文化部和中国美协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城市雕塑一词被正式提出。这个词反映了艺术家对于雕塑与公共关系的阶段性认识。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雕塑代表了城市艺术文化的水准,它的建造也是政府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政府的认可必不可少。而城市雕塑一词出现之后,有些艺术家曾经陷入了艺术创作者与工程包工头两种身份的矛盾之中,一些人在脑子里把这两件事情对立起来,认为搞城市雕塑是在搞钱而不是搞艺术,甚至一度敬而远之。自2000年以来,随着公共艺术概念的普及,这种情况在逐渐改变,艺术家们开始更新对于雕塑公共性的认知,越来越多的雕塑家投身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创作。
当然这些年我们还是交了不少学费,一些雕塑概念僵化、粗制滥造,忽视了城市雕塑应有的艺术美、材料美、工艺美、功能性和文化性,导致了浪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作品如果做不好,立在外面是要挨骂的。我们常常能够听闻一些编排雕塑的顺口溜,也常会有机构在评哪个是最丑雕塑,尽管如此,每年仍然有很差的雕塑立起来。如何杜绝视觉垃圾,解决城市雕塑发展的乱象?关键在于要让有品质的作品走进公共空间。
自2000年在杭州太子湾公园策划首届西湖雕塑邀请展以来,我作为策展人先后策划了几十个大型公共雕塑项目,从大量的实践经验中,我发现,一件好的户外雕塑应当具备这样一些要素:要有好的想法,选择合适的艺术语言与作品规模来表达,要考虑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还要有精良的制作。立意风格材料尺寸环境,这是评判公共雕塑的五要素。具体而言:立意,艺术家的概念与构思通过作品的表述来呈现;风格,展示的是艺术家的天赋与魅力;材料,这是雕塑的载体,材料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作品的意图;尺寸,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同的大小比例彰显出的体量带给观者的体验和冲击截然不同;环境,作品与环境的关系是影响雕塑成功与否的最终环节。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户外,几乎所有雕塑作品都受这五个要素的影响。
对于研究公共雕塑的学者而言,一个基本的共识是很难用好坏这样的词语对作品做出简单判断。因为公共雕塑是以美化城市环境、传播文化艺术、服务大众生活为目的的实用项目,它是多领域交叉成长相互碰撞的最终结果,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环境中效果有可能完全相反,这与作品的材料、体量、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关。五要素秉着问题越具体、标准越明确的逻辑,深入聚焦雕塑作品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它抱着一种开放的态度来看待雕塑,好雕塑中有不足的地方,坏雕塑中同样有可取之处。这就很好地解答了公共雕塑为何好,为何坏的问题。
什么才算是一件成功作品呢?我以为,一个称得上成功的公共作品,五要素里面至少要达到三赢,即政府认可、老百姓认可、艺术家认可;还有这个作品放到这个环境里面是协调的,这是环境的认可,这也很重要。如果继续提高,达到四赢或者五赢,那这个作品就可以称之为完美了。
雕塑公园的价值
这些年我在主持中国雕塑学会的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积极推进雕塑公园的建设。
现代雕塑公园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它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用来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的雕塑公园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到今天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它并不是一个陌生主题,不同时期建设的雕塑公园记录着地区文化的发展,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最近十年,雕塑公园在美化城市环境、调节人文生态、弘扬区域文化、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正面的作用。它连接起政府、景观设计师、雕塑家与公众等多个领域,作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转化博弈带,围绕公园展开的各种活动解决了环境美化问题,也解决了城市雕塑发展的困境,从另一条途径建构了城市性格。
2011年中国雕塑学会受地方政府委托,正式牵头策划雕塑公园。十年来在7个城市组织大型雕塑创作活动16场,建成大型专业雕塑公园6座,落地5米以上的大型雕塑1000余件,覆盖城市公共空间10000余亩,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系列方法与模式构成了雕塑公园发展的重要经验。
中国雕塑学会一直在探索建设一个成熟的评价机制,即政府出资举办雕塑展,挑选艺术委员进行评选并向全世界邀请艺术家参赛。参赛作品需要经过三轮评选,一是想法的评选,二是雕塑小稿的评选,最后作品放到公园里再评选,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机制。被赋予信任的艺术委员则需要对政府和艺术家负责,并且将环境影响与观众态度纳入考量。
以芜湖雕塑公园为例,公园通过政府、艺术高校与学术机构联合发展的方式,依托每年举办的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持续进行公共雕塑展览与收藏,这种方式被业界称为芜湖模式。芜湖雕塑公园2011年才开始建园,从一座荒山到中国雕塑之城、国家3A级景区只用了10年的时间,国际雕塑公园联盟主席格楚·爱希理曼(Gertrude Aeschlimann)认为它可以排进世界雕塑公园的前五名。
再比如郑州雕塑公园,在芜湖模式的基础上,公园建设过程中形成更加详细的流程规范。从调研策划、公开征集、平面稿评选、立体稿展览,到加工制作、监制、定点、安装,每一个环节都建立了标准和规范。建设过程中对于雕塑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倒逼了雕塑产业的升级,因此被业界称之为郑州标准。总体而言,今天中国的雕塑公园,不管是数量、材料、想法、制作、对环境的控制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与欧美顶级雕塑公园的距离正在缩短。
从这些年努力的结果来看,雕塑公园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艺术家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公共意识在加强,责任心也在加强;领导在雕塑的建造过程中越来越重视艺术规律,把握艺术质量关,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公众对于雕塑从不知道到知道,从没感觉到有感觉,从不理解到理解,对艺术的认知在慢慢提高。这是我最乐意看到的,公共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要体现公共性,公众的意见、参与、认知水平和接受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今,从基础建设到文化建设,社会条件与大环境越来越好,为雕塑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条件。可以说,今天中国的公共雕塑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黄金年代,中国的雕塑还有很大成长空间,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本文节选自曾成钢教授在人文清华讲坛的演讲,闫坤整理录音、执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